“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搜百科 63 0

武当金顶行

汪鹤年

据说,武当山曾被明成祖朱棣封为“太岳”,并以其集五岳之雄、险、奇、幽、秀于一身的魅力,赢得了“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盛誉。还听说,这北通秦岭,南接巴山,方圆八百里的名山,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是金顶,能看到金顶日出的奇观,则是登山者最大的乐趣和幸运……于是,带着这种种美好的传闻,我开始了武当金顶之行。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旅游车从山脚出发,太阳还灼热灼热的;可一开上半山腰,那迷蒙的雾气便越来越浓地淹没了武当山的峰峰岭岭。盛夏的酷热顿时一扫而空,也许这里本来就与夏天无缘。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我们乘坐的汽车像一只矫健的山鹰,在云雾中盘旋着越爬越高,车窗外那偶尔露出来的几点山峰,像是一只只神奇的小船,悠闲地漂浮在无涯的云海之间。可再爬过几座峰峦,那苍茫的雾气却又渐渐隐去,仿佛是悄然退去的海潮,撇下一片片无法卷去的礁丛。不知是什么缘故,云雾中盼山、想山,总欲一窥山的气派,而一旦云消雾散,面对那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心里反倒不安起来,仿佛这上下颠簸、忽左忽右的汽车随时都可能冲向那无底的深渊……不过,凭窗俯瞰那旋转着的山峦起伏、苍莽逼天的天然图画,倒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再往上,一组朱甍碧瓦,壮观巍峨的建筑群出现在车的右侧,据说这便是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的紫霄宫,是目前武当山保存最完好的宫殿之一。在这里,游人可看到明朝御制的真武铜铸饰金神像、铁铸铁树开花灯和由整块岩石雕琢的重达百吨的山赑屃驮旨碑等珍贵的道教文物,还可以领略“龟脖吐水”、“日池观鱼”等奇趣。因车沿途不停,只能远远一瞥了。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过了紫霄宫,再盘上几座山头,便到了盘山公路的终点乌鸦岭。本来由此拾级而上,经南天门便可进入“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的南岩胜境,一睹那建于元朝延祐元年(公元1413年)的南岩石殿和势若飞鹰,半浮云天的飞升台。可是,为趁天黑前能赶到金顶,也就只好留待下山后再行光顾了。

从乌鸦岭到金顶,要走十公里的山路。起初,山路倒也平坦,似乎是一种悠闲的散步,可往上的路便渐渐陡峭起来,层层叠起的石级像是一架了无尽头的天梯,高高地悬挂在飞云荡雾的悬崖绝壁之间,每迈出一步都似乎是在和一位无形的巨人进行着殊死的较量。等攀到黄龙洞,我们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一同出发的十几个人中,我和小李算是捷足先登。于是,我找了一块岩石坐下,惊奇地打量起被自己远远抛在脚下的蹬道,心想,莫说沿途依山傍水、临岩跨涧修筑的宫、观、亭、桥,单是这从山脚一路修来的青石磴道也不知耗费了多少时光。一位健谈的当地人告诉我,武当山古称太和山,后来因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在此得道成仙,人们便取“非真武不足当之”的含义,改称武当山了。自贞观年间均州太守姚简修建五龙祠,揭开营建武当道场的序幕以来,历代帝王增瓦添砖者不乏其人,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因自命是真武神转世,更是竭尽全力大建武当山。自永乐十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412-1424年),在工部侍郎郭琎等人的主持下,役使军民工匠三十万人,费银以百万计,从原均州城净乐宫到天柱峰金殿,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长达一百四十里的“神道”,沿神道两侧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台、三十九桥梁等庞大的建筑群,正所谓“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如今这些建筑或年久毁圮,或葬身兵燹,但就是这百无十一的幸存者,仍不失其光耀日月的风采。我们这些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登山者,不就是为其卓绝千古的魅力所倾折,而不惜面山一搏么!

过黄龙洞,经欢喜坡而上便到了朝天宫。由此往上的道路分为两条,为观赏沿途景点,我们选择了右侧的较为艰险的登山磴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们总算是抵达了一天门。所谓“天门”者,原来是一堵朱墙碧瓦,精雕细刻的飞檐彩壁,由于构筑于峰峦之上,掩映于葱茏之间,对于艰难地跋涉于百级石阶上的朝圣者来说,的确有一种凌虚而立,天阙巍巍之感。跨过一天门,路又一直滑到幽深的谷底,再往上的路便越发陡峭了。攀援此间,每有一种悬立空中的感觉。朝圣者的虔诚,担山工的力量,旅游者的傻劲,都在这艰难的攀登中得到最公正的检验和评价。我真想就此打住,可一睹金顶日出的欲望,却又使我欲罢不能,何况,谁又愿作那种知难而退的懦夫呢!

山势越来越高了,雾气也越来越浓地游荡在我们的身前身后。绿滋碧润的林光树影中,山是碧绿的,云是碧绿的,连空气也仿佛是碧绿的。潜游在这无边的绿海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柔和,那么幽静,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鸟鸣,不时弹破这碧绿的幽静。对此佳境,我们却无心去细细品味,只是专注地盯着脚下的路,沉重地抬腿、向前,再抬腿、再向前,仿佛是在重复着一个从师习武的古老故事。就这样,我们跨过了第二道、第三道天门,踏过了数不清的石级、阶梯,终于,那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的天柱峰,那倚山而筑的石砌皇城与我们不期而遇.。高耸的城门上“西天门”三字依稀可辨,可惜有名无实,既无城门可入,更无石阶可上,我们使只好绕道“朝圣门”而直趋金顶了。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南天门外,倚峰而立的殿字是太和宫,原由五百余间建筑组成,如今仅存正殿、朝拜殿和钟鼓楼等建筑。但由于这里仍供奉着真武铜像和金童、玉女以及诸天君塑像,朝圣者少不得要顶礼膜拜一番。我虽不为朝圣而来,但一览那依山傍岩,布局有序的殿字楼堂和手法细腻,栩栩如生的神像,也不能不从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和太和宫邻近的是“小莲峰”,因其平地崛起,形如宝莲,故得此雅号。峰岩上“一柱擎天”的题辞,可算是天柱峰最恰当的写照。峰顶崇台上置一铜殿,大约九尺见方,是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由信士们募资铸造,原置于天柱峰顶巅,明永乐十四年因金殿铸成,这相形见绌的铜殿便移置此处,故有“转运殿”之称。据说绕殿一周,便可转运得福。我无此奢求,自然也就无意光顾了。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从皇经堂折上南天门,便进入了皇城,大概是金殿雄踞其间,也就称作紫金城了。此城周不过三里,高却达数丈,由重达千斤的条石依岩砌成,四座石雕天门雄踞四方,更显得高峻巍峨,气势不凡。沿着幽暗阴森的长廊攀援而上,半山里有一块小平场,玲珑古朴的灵官殿便座落在这里。殿前置碗口粗的钢鞭数根,据说不虔诚的朝圣者在此要受到灵官严厉的惩罚。而碰上我们这些只爱名山,不敬神仙的游客,他灵官也好,真武也罢,便只好干瞪着大眼,自认倒霉了。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过灵官殿,再攀援回肠九转,面壁而立的“九连磴”,便到达了天柱峰的极顶。金光熠熠,名播中外的金殿便安放在这里。这座高五点五四米,宽五点八米,进深四点二米的台阁式四坡重檐鎏金铜殿,其铜铸部件全由铆榫拼合焊接而成,因严丝合缝,密不透风,故殿内神灯长明不灭,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殿内供奉的重达万斤的真武大帝的鎏金铜像,丰姿魁伟,神态庄严,捧册端立的金童玉女,擎旗执剑的水火二将侍立两侧,平添几分威严。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善男信女们无不匍匐于地,连连叩首,口中还念念有词。冷眼旁观之余,我不由想起了“真武神,永乐像”的传说: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兴“靖难之师”夺得政权后,为稳固其统治,便大造起真武神转世的舆论。为了给真武塑像,他召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但塑出的神像他都不满意,为此枉杀了不少的工匠。后来还是一位高丽工匠按照朱棣沐浴时的形象塑了一尊,这场枉杀无辜的悲剧才算了结。向这样一个以天命自居,视百姓为草芥的封建帝王下拜,岂不悲哉!

离开金殿,面对那沉浮在云雾间的几抹峰峦,心胸顿时开阔起来。可由于云雾太浓,终不能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况且,暮色已渐渐拢来,便只好悻悻地踱下金顶,在太和宫附近找了一个住处,早早地睡了。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七十二峰朝大顶

夜半时分,忽听窗外淅淅沥沥地响起雨声来,心里不免有点着急,可天不作美,急又有何用?于是又沉沉地睡去……忽然,有人催着起床了,睁眼一看,窗外已是曙色满天了,连忙翻身下床,草草地洗了一番,便急匆匆地向着金顶奔去。

……脚下,是一片苍茫的云海,无数的白云推挤着,翻腾着,一瞬间又幻化成千万朵凌风绽开的浪花;那刚刚露出头来的峰巅,像是几丛黛青色的礁石在巨浪惊涛中巍然屹立,倔强而执著地显示着它的存在。我不由产生了一种置身海滨的幻觉,仿佛那澎湃的大潮正席天卷地,呼啸而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云海中倏地一亮,一弯橙红色的“月牙”穿云而出,还未来得及看清它的风采,刹那间便成了一团橘红色的蛋黄,从云海中弹了出来,越升越高,颜色也由橘红、金红而变为金色的了。顿时,整个大千世界都融入它金色的光彩里,承受着它光和热的爱抚。我不能不为自己的武当之行而庆幸,在金顶的金殿之前,我终于看到了那金色的日出,那人世间最平凡然而又最壮观的一幕。只有在此刻,我才算真正看到了金顶的风采;也只有在此刻,我才真正领略到了攀登者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太阳的伟大。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指的是哪一座名山?

我们不也是朝圣者么?但朝拜的不是徒有其表的真武大帝,而是以它的光和热照亮世界、化育万物的太阳啊!

标签: 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