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育儿经

搜百科 12611 0

我的老家在偏远深山,把生儿育女看得很神圣、很隆重,形成了当地许多养儿育女的风俗习惯,也算是故乡的特色文化,在朦胧记忆中难以忘怀。

月子坐土炕。可能是出于干净卫生保暖等考虑,我的老家要收起被褥卷起席子,让产妇直接坐在土炕上坐月子,以保证产妇与婴儿的健康。有的人家更讲究,提前把黄土晒干碾细过滤炒热后,铺在土炕上供产妇用。

红布防惊吓。主家要在产房门楣上挂一块红布,以警示闲人勿上门惊扰产妇和新生儿。有时邻居小孩或外地生人闯入,就可能惊吓着婴儿,婴儿就会彻夜啼哭不宁,甚至肚脐发炎、红肿、化脓。出现这种情况,奶奶或姥娘就要用焚香后的“香灰”或羊粪蛋“干烧灰”涂在小孩儿肚脐上,很快就会好。

家家找奶妈。婴儿出生前,爷爷奶奶都要为自家孙儿物色奶妈,传说小孩长大很多地方都会随奶妈,因此各家都要选母乳充足的、年轻漂亮的、知礼随性的、心胸豁达的、聪明伶俐的奶妈。奶妈一般要给婴儿喂奶十天半月,直到婴儿吃上母乳为止。村里奶娃多的媳妇自己骄傲,也受村里人敬重。奶妈大都将喂过奶的孩子认作干儿干女,传统文化也要求孩子终身孝敬奶妈。主家谢奶妈一般要在正月里请吃一顿饭,并且要蒸两个碗口大的花馍答谢。

说来奇怪,那时农村虽贫穷,但婴儿生命力却特别顽强。本家二叔生下时村里找不到合适奶妈,那年爷爷正好收获了一个大南瓜,就把南瓜蒸软后捣成“瓜泥”喂襁褓中的二叔,及至稍大点即把小米炒熟,磨成细面,冲成米糊,小勺喂养。二叔儿时没有吃过一口母乳,更谈不上吃奶粉,现在竟是村里最强壮的劳动力。当时邻村还有一个小孩,生下体重仅一斤八两,家里缺吃少穿,后来竟长成一米八的壮小伙。

取暖保安全。有新生儿的人家特别重视保暖护婴,尤其是之前已夭亡过小孩的人家更特别。婴儿出生无论男女,一律抱在怀里不落炕、不着地三十天,家人轮流排队抱到满月。除孩子妈妈外,奶奶姥娘、姑姑姨姨、大娘婶婶都是主力队员。白天时间好过,晚上点一盏小油灯,整夜不能瞌睡打盹松手,保证不让婴儿离怀落地很是艰难。同时,不论冬夏,家里炕口一日不停火,屋顶烟窗全天要冒烟,火力大小可根据炕的温度适当调节干柴、茅草、秸秆、树叶等不同发热量柴种。现在从科学角度看,烧火暖炕、抱婴取暖,是对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婴儿的很好保护,这种做法与现在医院早产儿进保温箱是一个道理。

男孩取女名。现在经常有人问我,你老乡中的男人为什么有人叫女名?据老家过去民间迷信传说,阎王小鬼喜欢到人间偷男孩,为了瞒哄阎王小鬼保男孩,大人们习惯给男孩取女名。有的人家连着生了两个女儿,第三个是男孩,男孩乳名就跟上两个姐姐叫三妮,所以在老家经常见到满头白发、胡子拉碴的老汉叫三女、五妮的。有的人家干脆给男孩取名花呀香呀、珍呀玲呀等等。有些男孩上学后老师就顺着同音改了字,比如将“花”改为“华”,把“香”改为“祥”,“珍”改为“真”,“玲”改为“林”的。有的仍叫乳名,比如“金枝”“玉珍”“桃芳”等等。有些男孩在四五岁之前还要梳长命辫、穿红花衣,过时过节额头点红桃、脸上涂红粉等,不一而足。

抱养很普遍。那时,乡村邻里之间因养儿育女、转换抚养、结成家族世代友好的家庭很普遍,因男多或女多而交换抚养儿女的最常见。本家过继、邻里送养、亲戚帮忙等多种办法也是世代流传的。即使鳏寡单身男女,也要争取名下有儿女,以确保活着有人养老,死后有人上坟。那时礼数也很简单,上门抱孩子的买上两三斤红糖的有之,扯上七八尺花布的有之,带上三五斤挂面的有之,提上半篮或一篮鸡蛋的有之,抱上一两只活鸡的有之,留下三五十元钱的少有之……总之没有太多讲究,表达谢意友好结缘就成。乡里人会将送孩子、抱孩子的人家视作积大德、做善事、有仁义的好人家,还会高度赞扬,抱养的孩子也都会被家里当作宝贝。本家婶婶连生四个男孩后,决计要抱一个女孩。女孩来家后,家里的一切好吃好喝好穿好玩的,四个哥哥全部退后让给小妹,长大后还由小妹掌管全家财政大权。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只要小妹在,四家哥嫂全部听妹妹的,已成规矩习惯。那时,在抱养家庭间都有一句朴实语言:“自家缺才去抱,不亲自家亲抱下!”抱养的孩子不仅能顶门立户、传宗接代、沿袭家风,还懂得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善待亲戚朋友,传为乡里邻间楷模佳话的不在少数。

随着生育科学的普及、育儿卫生知识的宣传,这些落后的育儿经已被时代淘汰,许多封建迷信的观念也不复存在了。但这些育儿经在那个年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回想起来还甚是温暖。

□白耀红

标签: 育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